返回列表 发帖

投资实践:我不急于开通创业板

   我周围的朋友几乎都开通创业板,准备大干一场了。但是我至今却依然按兵不动。这并不是说我对这一新生事物有什么抵触的意思,而是因为我估摸着,即使我开通了,短期内怕也没有什么作为,因为创业板被爆炒是大概率的事件。

        通常,聪明的投资者并不会去购买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这是因为首次IPO中明显地存在各种复杂的利益矛盾。IPO公司、机构及其“打新族”总是希望把股票的卖价提高到最高的水平,而聪明的投资者则总是希望能找到价格尽可能低的股票,因此这其中的想法南辕北辙,势同水火。并且,尤其是创业板,如果企业的经营期不够长,那么这也意味着聪明的投资者根本不必在这些IPO上耗费时间。

   本杰明·格雷厄姆在他的长期投资实践中,一直告诫投资者慎买新股。他认为,投资者如果仅仅因为这只股票的收益诱人就准备搏一把,是不明智的。在购买新股之前,应该仔细调查并进行严格的测试,否则投资就没有把握。之所以应该仔细调查并进行严格的测试,是因为:

        1、新股发行上市时总会隐含着一种特别推销术,投资者容易上当受骗;

      2、大多数新股总是在“有利的市场条件”下发行上市的,这表明新股上市有利于卖方,而不利于买方。

        基于这种现象,一般情况下投资新股的风险极大。只要观察一下前几个月发行的中国建筑,四川成渝的走势就十分清楚了。所以,格雷厄姆说,对于聪明的投资者,应该有一条基本的要求,那就是要有能力抵抗新股发行商的哄骗手段。即使这些新股已经通过了你的仔细调查和严格测试,也要看清这是不是特殊个例。看起来对于新股,尤其创业板,我们确实需要时间来观察它们。应该说,只有在交易了一段时间,大众最初的激情已经退却后,再按它的实际价值大小确定是否值得投资,这样的态度才是谨慎而正确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