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17007
- 帖子
- 338
- 主题
- 308
- 注册时间
- 2011-5-19
- 最后登录
- 2012-9-12
|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考场。 曾经豪情万丈的私募基金们,在经历了港股市场最近的大跌后,也不得不面临着分化的局面,前期进入的南方资金基本还能在两个市场继续游走,而来自于北京、上海的资金,基本是在9月份大举进入的,这部分资金的情况则相当不妙,多数人在饱尝境外资本市场的风险以后,大多选择了回归A股市场。而在目前低迷的市道中,这部分资金不少选择了打新,以此疗伤。 业绩缩水 一个多月来,上证指数下挫超过20%,港股的跌幅也与此相当,私募基金的业绩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近公布的深国投、平安信托旗下的信托私募最新净值的数据与上个月中旬公布的净值相比,2/3的信托私募基金投资收益出现不同程度的缩水。其中,深国投.明达2期、深国投.睿信、深国投.新同方、平安.晓扬中国机会二期、平安.金牛一期净值都缩水10%以上,其它也大都缩水了2%到8%之间。上海私募基金的业绩与此大同小异。 当然也有表现不错的,例如赤子之心资产管理公司担任投资顾问的3只信托私募基金产品均表现出色,在此期间净值逆市上涨,其中,深国投.赤子之心(中国)信托单位净值就由130.68元增至134.36元。 股指下滑甚至影响到了信托私募新产品的成立。最近深国投.金域蓝湾1期和深国投.鑫鹏1期相继宣布增加7天的推介期,并推迟成立时间。这在今年以来实属罕见。 黯然离场 “明天很美好,后天更美好,但我们大多数人死在今天晚上。”这是对近期黯然离场的私募基金的最好写照。 众所周知,信托型私募基金一种为“上海模式”:私募机构在信托产品中担当一般受益人的角色,一般受益人需要按照一定比例投入资金,这部分资金将会作为保底的资金,同时在获取的收益超出预期的时候,一般受益人也可以获取超出预期部分的绝大部分收益。 “上海模式更适合去年那样单边上扬的大牛市,在熊市和震荡市里很容易出问题,”私募基金人士私下表示,“从长期来看,深圳模式比上海模式更有生命力。” 上海模式的问题在此次下跌中暴露无遗。“指数都下跌了超过20%,不少个股的跌幅都在30%以上,已经到了很多私募基金的止损线,于是他们都被强行平仓了,他们的本金也消失殆尽。”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两种模式的资金中,不少选择了投资港股,但是无论哪种模式的资金,在此次的港股投资中,先赢后输成为多数的结局,特别是偏北方的资金损失更大,多数不得不黯然离场,开始重新研究A股的机会。 重新研究A股 “港股直通车”的预期吸引了感觉敏锐的私募基金们,很多资金被迅速转移到香港市场,在多方因素的作用下,恒生指数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被拉升了1万多点,生生把香港市场由一个成熟市场拉回到新兴市场。在此过程中,很多私募基金赚得不错,但是随后的暴跌却让他们始料不及。 “被套住了,正在等待反弹逃跑呢,”私募人士郭先生告诉记者,“我们一帮人都被套住了,有的人是边下跌边减仓,大部分人还在等反弹。” “被套了一点点,”顾先生似乎对他的被套不以为然,“我买的都是首都机场、首创等奥运概念股,明年奥运前肯定会有所表现的,不着急。” 更多接受采访的私募人士则表示已经出货,吴女士告诉记者:“港股只占我们投资的20%左右,不过我们在一个多月前就已全部撤出,目前回归A股为主,港股仍在观望之中。” 在总结港股投资失利的基础上,像吴女士这样的投资者开始重新研究A股的机会。 吴女士目前的仓位只有一半左右,她不断地出入中信、申银万国等投资机构的报告会,试图借助他们的报告来理清自己的思路。“中信建议关注消费类股和港股,”但吴女士显然有自己的思路,“金融地产是机构们的最爱,要反弹要自救也应该先从金融地产开始。”她如是判断。 但是更多的港股投资者回归后选择了观望,一部分投资者选择了打新股。“虽然收益不大,但是总比在港股上日亏万金好多了。”惊魂未定的投资者李先生的说法颇具代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