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保持物价稳定是调控首要任务

25日,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举办。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他强调,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完善和创新全球经济治理,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各国共同发展。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几个月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但也面临着通胀压力的问题,对此中国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先任务。
  李克强就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五点看法。第一,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对世界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也揭示了全球经济治理的不足之处。为提高经济危机防范能力,需要各国继续同心协力、加强合作,完善和创新全球经济治理。在机制建设中,应遵循相互尊重、集体决策的原则,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愿意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第二,完善财政金融体系是消除金融危机根源的关键之举。目前,导致危机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根除,国际社会应加强对金融创新、资本流动的监管,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流动性合理稳定,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第三,实现经济健康复苏需要警惕全球性通胀风险。面对全球性通货膨胀等挑战,单靠个别国家努力远远不够,需要各国相互沟通,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既恢复和保持经济增长,又抑制和减轻通货膨胀。
  第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全球化与自由贸易。贸易自由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全面复苏的必要条件。国际社会应坚持经济全球化方向,坚决反对和抵制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系,使自由贸易的好处为各国人民所共享。
  第五,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是促进世界持久繁荣的根本措施。国际社会应提升南北问题在全球议程中的地位,把支持欠发达国家作为促进世界经济平衡的重要任务,为之提供更多的经济资源、更好的制度保障,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
  李克强还就当前国内经济工作强调指出,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几个月来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但也面临着通胀压力的问题,对此中国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宏观调控的首先任务。努力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我们千方百计保持粮食稳定增长。目前,中国立足国内生产能力,强化需求式管理,我们通过一方面增加粮食、能源等基础产品的有效供应,一方面抑制不合理的需求,这有利于控制通胀预期和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曾培炎:无迹象表明中国面临硬着陆风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国务院前副总理曾培炎在会议期间接受凤凰网采访时表示,当前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存在硬着陆的风险。对于业内普遍担心的通货膨胀问题,曾培炎表示通货膨胀很快将过去。
  此外,曾培炎还强调,尽管现在有不少观点担心中国经济硬着陆,但其实中国已经成为具有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形成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对整个中国经济会有适度的宏观调控,并不会出现所谓的硬着陆。曾培炎认为,今年的一系列政策的确已经收到了一些成效,全年通胀还是可以控制在4%的水平,不过今年的整体通胀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戴相龙:人民币国际化需15-20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表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15年到20年,希望到2015年人民币成为SDR的重要货币。
  戴相龙认为,以后中国金融改革的重点应该转入国际化,围绕人民币的国际化进行利率、汇率改革,要让更多的金融机构走向全球。
  ●厉以宁:货币流通偏紧或存滞涨风险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目前的货币流通量已经偏紧,而在当前的形势下,在实行货币流通量所谓正常水平回归时,很可能引起产品供应链的断裂和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从而出现停产,工人下岗等情况,也可以使个体工商户收缩,使承包土地农民收入下降。
  厉以宁进一步称,目前我国不是不存在滞涨的可能。他解释称,在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两个预期,一个是通货膨胀预期,一个是企业盈利前景的预期。“对前景的不看好,和采取收缩的做法,必然产生财政收入减少等等问题,滞胀就是这么来的。”
  ●吴晓灵:通胀率高于增长率才是滞涨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不要把央行控制中间目标政策措施看得太重,要看中间目标,只要中间目标是稳定就不要恐慌。
  对于我国存在滞涨风险的看法,吴晓灵表示并不赞同。在吴晓灵看来,通胀率高于增长率才是滞涨,我国并不存在如此风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