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关于第一个问题, 我曾经在别的网站上和人讨论过,现转贴于此,并作一些修改补充。
其实,税法的两门考试可选中国税法是现在考生的一种幸福。我们当时考的时候,只能选UK的。而现在有了中国税法,很多财经专业的人都学过的,应该说是不难考过。但即便如此,有些考生因为是cicpa, 所以不要用考2.3。到了第三级的前四门,高级税务又是选考科目。有的人就不选税法,这样就可以完全避开税法的两门科目了。
但是,个人认为,如果你今后真的成为ACCA会员,而从未学过英国税法,中国税法也不过是懂些皮毛,可能会是一种缺憾。因为英国税法几乎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先进的税法。很多国家的税法都是从英国那里借鉴过来的,比如我们国家的增值税和利息所得税,以及今后不久要开设的遗产税等。 
学习英国税法是可以开阔眼界的。比如说资本利得税capital gain tax,遗产税等是中国所没有的。再比如,仅仅是个人所得税项下的雇员福利津贴部分就规定有几十种纳税或免税的情况,即使是非现金福利,也有相应的计算方法,可以说是涵盖了你能想到的企业给员工福利的所有品种。而在中国,如果是非现金或企业直接支付的,基本上是不要交税,至少是处于灰色地带。 
then u don need my notes lal?

TOP

再转载一段考友的话,给大家参考。本人看过ATBPP的课本,个人感觉BPP的书比较通俗易懂,语法句子较为简单;而AT的书虽然是官方教材,但是感觉过于显示自己的水平,长句子很多,且有时句读没有,单词也较为生僻,个别居然还有一段句子重复的,让我等看书的人觉得不是很流畅。
关于买书周期的问题,是不是每次都要买新书?还有前一次考砸了,下一次再考,要不要买新书呢?在此借用一位FinalChapter兄弟的帖子。“ACCA考试以年换一次大纲,所以ATBPP都是一年换一个版本的教材。我觉得,税法类的考试应该要一年买一次;会计审计教材可以两年买一次;其他管理类的课程就不需要买第二次了。税法年年都变,所以不买最新版本难免会吃亏;会计审计变化不大,而且考试的重点一般不在于那些经常变化的东西,例如2.53.6都以合并报表为主,合并报表很多年来变化不大;管理类的课程教材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有时候仅仅是章节顺序的变化,再说即使一个最新的管理理念你不了解,也未必答不出题来,因为管理学的很多问题,既可以这样答,也可以那样答。
版主再补充上一点。如果用一两年前的老书,可以注意一下考试大纲今年的新变化,这些在网上可以查到。另外,也可以只买一本新的练习册即可,不用全套都买新的。

then u don need my notes lal?

TOP

(五)是先通过CICPA以获得免考五门,还是直接报考ACCA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先考CICPA有利有弊,先谈谈好处。
1
 最大的好处是节省费用。CICPA一共五门,报名费、考试费加培训费,全部大约1200-1500元左右。 即使有补考,加上去也就是几千元的事情。 如果过了CICPA,可以免ACCA五门。当然,免考的科目也要交所为免考费,数额与考试费相同。每门课38-46英镑不等。五门课一共约人民币2800元左右。但如果从ACCA1.1开始考,每门课的考试费、书费、培训费约2500-2700一门。这样考完五门约需要人民币13000左右。所以,先通过CICPA可以省一大笔费用,至少是省掉了ACCA前五门科目的书费和培训费,约合计人民币8-9千元。
2
 第二个好处是显而易见。就是拥有一张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证书,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国内企业工作。如果拥有ACCA的同时,又有一份CICPA的证书,会是相得益彰的。
再从反面看看如果先考CICPA的情况。
then u don need my notes lal?

TOP

1 首先,现在ACCA的新免试政策,让一些会计专业或财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可以免三至五门科目。所以,考过了CICPA似乎优越感并不明显。
2
 其次,此五门非彼五门。CICPA的五门课比ACCA的前五门难多了。虽然ACCA是用英语考试,但这五门课的内容并不太难,尤其是第一级的三门。只要有足够的准备时间,是比较容易过的。而反观CICPA的五门,内容就难多了。比如会计,其中一些内容的难度是相当于ACCA2.53.6;再如财务管理,有不少内容是ACCA2.4甚至3.7才有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学生对ACCA的前五门考试基本上是手到擒来,一次过的,再加上有免试,一般一年内搞定。而CICPA的难度大,通过率低,很少有人可以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全部通过。
then u don need my notes lal?

TOP

六)关于免试科目和选考科目
关于免试政策,已经有帖子讨论过了。大家自己看看。我这里要讲的是,究竟多免一些好呢还是少免一些好?有的人是cicpa又是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的,可以免去六门科目。就担心自己的基础不扎实,会不会影响后面的科目。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前六门课,除2.2基本是独立的外,其他的几门都和后面的科目相关,尤其是1.1, 1.2, 2.3分别是2.53.6 2.4, 3.33.7、以 3.2的基础科目。加上,ACCA由于使用英文考试,对于我们大部分的人来说,都会有一种上手较难的感觉。所以,最好是从第一级开始,循序渐进的考。
但是,有免试的机会毕竟是好事。既可以省一些精力和时间,又可以省钱。因而,不建议大家轻易放弃免试。我的建议是,可以找前几门科目的课本来看看,并且作一些以前的全真考题,感觉一下。对于第一次注册acca的学员,大多数人是在五六月份报名注册,当年12月第一次考试,所以还是有比较充足的准备时间。在拿到新书(通常是在八月中下旬或九月初)之前的两三个月,可以向朋友同学借免考科目的书来看一下。尤其是1.1, 1.2, 2.3三门,为今后的考试打下基础。
then u don need my notes lal?

TOP

3 再者,时间的问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CICPA通常不会在一两年里面全过。就算两年通过CICPA,再报考ACCA还有考9门。比较稳妥的考试进度是2+2+2+3(最后三门必须一起考一次过),这样还要两年。从前一年CICPA考完到第二年报考ACCA还有至少半年的闲时。这样加起来月4-5年。但如果直接考ACCA,即使只免两门,12门科目,基本上2.5 - 3年内考完。即使有一些补考,也不会用五年的。
也有些个牛人是CICPAACCA一起考的,每年6月、12月考ACCA9月考CICPA,两三年内全部通过。如果有精力,有时间又有毅力,同时考完也是可以的。
then u don need my notes lal?

TOP

总的来说,中国学生比较善于handle以计算题为主的考试。3.2是以计算为主的,3.3是计算议论个一半。3.13.4都是以议论题为主。如果已经在3.23.3里选定了一科,要在3.13.4里面再选另一科,我认为是差不多的,3.4比较偏重IT方面的知识和一些strategy方面的基础知识,不是很难。而3.1审计科目,看上去难,其实还是可以掌握的,经常考的重点就这么一些,出题也是围绕个主要的会计准则以及一些审计实践中较有规律的东西。把历年考题做熟了,通过应该没太大问题。
总之,在选科目方面,个人情况不同,要根据自己的长处、喜好去选择。
then u don need my notes lal?

TOP

有的人还考虑,如果免考了某些科目,就不可以申请Oxford Brookes的学士学位,为此也放弃免试。本人认为,这要看这个学位对你来说是否真的重要。如果是大专毕业,可以考虑,应为不用多花很多的力气和金钱,就可以拿一个洋学位,听上去是个good deal。但如果,已经有了学士学位,何必再申请这个学位呢,有一张acca证书不是更过硬一些吗?
关于3.1-3.4四门选两门的问题,我在给greenspring的帖子里也讲过,icebaby的分析也讲得很好。其实,四门的难度差不了多少,但个人的感觉因人而异。有人不喜欢论述题的考试,偏爱计算的,可能就会选3.23.3,但也有人相反。如果之前考过2.3的,继续选3.2无妨。但如果原先因免考,跳过了2.3,一下子考3.2会有些吃力的。
then u don need my notes lal?

TOP

七)培训还是自学?选那个培训中心好?
论坛上有很多人讨论过这样的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
首先,培训班好坏并不是通过考试的唯一条件。关键还是要你自己能够认真看书和做题。有些考生是自学的,也可以通过考试。
但是,培训班还有一个好处是帮你节省一些自己摸索苦战的时间。培训老师可以帮你把书本里的东西总结概括一下,特别是会cover所有重点的内容。好的老师讲课应该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会总结一套对付考试的经验。还有,你上课老师发的资料、练习题和你自己记的notes,到考试前看一看,一定是有帮助的。
另外,培训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帮助你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看书、做题,交流学习资料、经验等等。能找到一起奋战的考友,大家有个照应,要比自己孤军奋战、自己埋头看书要好得多。

then u don need my notes lal?

TOP

目前考到第三级的很多考生是自学的,但实际上,如果能上培训班,不无好处。前面的好处不重复了。第三级多半是小班上课,一个老师,十多个学生。大家上课时可以多多讨论,有利于锻炼思路,并交流一下级解答问题的方法。第三级的考试,跟注重能力。如果纯粹看书,而不锻炼思路的话,考试时一上来会觉得很吃力。尤其是用英语思考和答题的能力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掌握的。在培训中,老师会有意的去引导的。
如果你真的是自学能力不强,自制力也不强,学习时间紧而且不可支配,这鼓励你参加培训。另外,现在有一种途径,就是新加坡跨越科技和英国BPP联合推出的网络课时,看国外大师的授课,比国内大师更instructive,有较强的指导性,比枯燥定时的培训好一些。有兴趣的人可以和他们在国内授权机构联系一下,网页是www.accaworld.com  他们的信箱是rzw@eduroc.com他们上海的电话:021-52510022 
其实,培训机构的好坏很难比较。比如说通过率,其实考试成绩还是要看考生自己的努力。有的人不上培训班,也能通过考试的。这和每个人复习时间、时间的管理能力、短时学习吸收能力有很大关系。再加上,每次考试的难易度略有不同,考生的临场发挥不同,很难用一两次的通过率来比较培训效果。培训机构,关键是看老师的质量如何,还有使用的辅助教材和notes怎么样,是否对学生通过考试真的有帮助。具体的,当然要考生自己去体会和判断。

then u don need my notes lal?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