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借民企红筹上市开闸东风 复星集团寻机海外上市
下一主题:国企重组探索新模式 倾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返回列表 发帖

注资1.3亿美元中航油完成重组 有望在年底复牌

历时一年多、牵动无数眼球的中航油(新加坡)股份公司(中航油)重组大案昨天终于尘埃落定。和早报此前的报道大致相符,中航油母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航油集团)联合英国石油公司(BP)亚洲投资有限公司与淡马锡的非直接全资子公司ARANDA共同注资1.3亿美元,为中航油填平了窟窿。在重组方案亮相后,中航油的股票有望在年底或明年初恢复交易。
1.3亿 VS 5.5亿
众所周知,中航油去年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引发高达5.5亿美元的资金窟窿,今年6月召开的债权人大会确定重组金额为1.3亿美元。目前来看,这一重组目标已基本实现。
根据中航油集团昨天与BP和ARANDA正式签署的注资协议,三方将共同向中航油注资1.3亿美元,其中,中航油集团注资7577万美元,包括老股占重组后51%股权;BP注资4400万美元,占重组后20%股权;ARANDA注资1023万美元,占重组后4.65%股权。至此,新加坡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格局基本确定。
记者了解到,中航油集团、BP与中航油此次还专门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根据这份备忘录,双方约定中航油股票恢复上市后,由集团公司和BP拟分别向中航油注入营业资产,该资产能够为中航油业务提供协作和补充效益,以加强中航油的资产基础、盈利能力和盈利预期,提高股东价值。此外,中航油将向债权人发出认购重组后扩大股本约10%股份的建议,金额为2200万美元。同时,中航油将把每5股面值0.05新元的普通股,合并为每1股面值0.25新元的普通股。
此次重组后,中航油集团仍保持控股股东地位,占重组后总股本51%的股份,BP、ARANDA分别持有20%和4.65%的股份,小股东持有14.35%股份,债权人持有10%股份。
BP借重组一箭双雕?
“BP如此积极地寻求入股中航油,主要基于短期利益和长期战略这两层考虑。”一位行业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从短期利益看,由于BP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债权人,其3家子公司拥有中航油合计3200万美元债权,重组中航油、帮助后者尽快脱困无疑有助于上述债务问题的解决。
而从长期战略来看,BP对中国高达10亿美元的航空燃油市场一直心怀觊觎。成为中航油的战略投资者将大大加速BP介入这一市场的进程,并帮助其在未来相关领域开放时占得先机。这正是这一全球第二大石油巨头“中国攻略”的一部分。
BP事实上很早就开始试水中国航空燃油市场,并已为此专门成立了两家合资公司。“事实上,BP是迄今唯一参与中国航空油料供应业务的大型跨国石油公司。”
而此次成功入股中航油后,BP更占据了一块进军中国航油市场的重要前沿阵地。根据协议,BP将在中航油董事会任命两名董事,并可以对公司关键的贸易以及公司治理和控制职位做出任命。“事实上,BP在中国石化领域的开拓,正是通过与我国大型石油、石化企业的合资合作,从上游勘探开发向下游石化产品生产,从天然气的生产和进口、航空燃油供应、液化石油气的进口及营销向加油站零售业务、化工合资企业不断渗透,最终覆盖中国石油石化行业的整个产业链。”业内人士分析说。
相关链接:中航油重组一年回顾
中航油事件的导火索起源于去年11月16日。当时公司称次月起不再从事期货投机业务。两周后,中航油自爆家丑,称因从事投机性石油衍生产品交易,截至去年11月29日,约蒙受55亿美元的亏损。作为当事人,中航油原总裁陈久霖因此“下课”,并被新加坡警方拘捕。
中航油案发后,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向其提供了1亿美元紧急贷款,并就中航油重组事宜与淡马锡进行了接触。
今年上半年,中航油提出债务重组计划并于5月24日对计划进行了修改。6月8日,新重组计划在债权人大会上获高票通过,中航油终于免遭清盘命运。
此后,中航油将战略投资者的人选转向了海外企业。从过去5个月中,其与包括淡马锡、BP在内的多家战略投资者进行了会谈,在商洽股权方案、投资金额等商业条款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新投资者的国际声誉、实力以及未来潜在合作和对公司未来发展所作贡献等因素。经过近4个月的竞标与谈判,最终与BP和ARANDA达成合作协定。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借民企红筹上市开闸东风 复星集团寻机海外上市
下一主题:国企重组探索新模式 倾力培育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