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广发:创新成就成长
下一主题:银河:网点多不是绝对优势
返回列表 发帖

重审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

7月以来,几乎每天有10只左右货币市场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达到2%以上。除少数是新基金外,多数还是老基金公司的产品。不过,一些消息灵通的机构投资者对老货币市场基金的态度是:不管报出来数据如何,都别碰!
今年二季度,货币市场基金面临的考验有目共睹:
短期利率上升、IPO启动,二级市场的资金发生了重新分配,使一些老货币市场基金大受冲击,规模整体缩减。比如,泰康人寿就把原先投在货币市场基金上的60至70亿元,全部赎回打新股。在这个过程中,被迫减持的货币市场基金必定会有亏损。
但是,市场上表现出来的情况似乎没有这么严重,四成的货币市场基金维持了2%左右的收益率。
新货基:生正逢时
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周报显示,7月28日,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2%的基金有14只,其中当天排名第一的益民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达到2.417%。
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民”)货币市场基金经理宋瑞来表示,这种情况并不正常。原来,在益民货币市场基金刚发行阶段,二级市场连续6天的国债回购利率高达5%-6%,宋瑞来解释,正常情况下的国债回购收益率顶多是2%。“因为正处于中行上市前期,这种时机一年也就这一个瞬间。”他说。当时益民手上有11亿元的资金全部用于投资。这也是为什么在7月末的一周,益民排上了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的第一名。
今年二季度以来,一年期央票的收益率从2.1%左右上升到2.9%左右,短期的三个月央票收益率都上升到了2.4%,扣除0.68%的管理费和托管费,应该是百分之二点一几的收益率。但相对于老的货币市场基金来说,由于《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年限不得超过180天,老货币市场基金还要等一部分老的资产到期后,才能购买新的高利率央票。所以,老货币市场基金要分享央票的高利率,需要时间。
海通证券基金分析师娄静表示,目前短期利率上涨对新发基金最有利。在高利率的环境中,如果老基金配置的短期央票少,调整速度就会慢一些。联合证券基金分析师任瞳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资金规模小的基金公司,只要有能力拿到这些品种,对央票利率上升的投资优势会体现得更为明显。最近新股还在不断发行,没必要通过其他的方式再去冒险。
增持短期融资券
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7月底基金持有短券规模达到479.39亿元,比6月底增加了42.13亿元,而7月新发的短期融资券收益率为3.6%-3.9%,对于提高货币基金收益率的作用非常明显。
虽然“福禧事件”暴露了短券的信用问题,但基金经理的投资热情不减,纷纷表示短券总体风险不大。一些基金公司还自建评级标准,选择时会参照外部公开的标准一起考评。
华安富利基金经理项廷锋透露,前段时间的确在减持短券,因为担心有利率风险在,不过目前则在增持。“现在短期融资券的利率在3.6%-3.9%,这么高的利率水平,如果信用风险可控,是最有投资价值的。”
祸起收益率定位
由于货币市场基金的本质是现金管理工具,不应单纯追求高收益,而是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赚取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率。无形中,1.8%的收益率(一年期定存税后收益率)就成了基金经理必须完成的硬指标。
“但我们还得千方百计提高收益率,因为从竞争的角度考虑,这还涉及到一个同业比较的问题。”对此,一位基金经理也多少有些无奈。
而另一货币基金经理认为,收益率高低需要在保持较好流动性的前提下权衡,好的投资品种只是一部分。所以,收益率很难说今后还是衡量货币市场基金选择的唯一指标。
从前段时间货币市场遭遇赎回的经历看,成立早且旗下产品多的基金公司,往往可以利用一些自身的资源,在旗下货币市场基金遇到较大流动性时,为其分担风险。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维持一个比较好看的收益率。
对于被业内熟知的种种暗箱操作,不止一位货币基金经理表示,到年底可能会看得更清楚。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广发:创新成就成长
下一主题:银河:网点多不是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