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从容投资姜广策:医药股的估值就像中年男人的腰围
下一主题:同门基金不同命:一期产品领跑 同门私募追不上
返回列表 发帖

四成阳光私募基金净值“潜水”

今年以来,A股市场振荡加剧,板块分化严重。受累于此,部分阳光私募亏损严重,甚至有阳光私募产品已经濒临清盘线。
据第三方研究机构统计,从截至2011年7月底的净值表现看,在803只阳光私募基金中有341只基金的净值目前仍然位于面值之下,处于“潜水”状态,而且“潜水”的覆盖面高达42.5%!
但从结构来看,超过一半的“潜水”属于亏损幅度低于10%的“浅度潜水”,说明实际亏损还不算严重。业内人士分析称,因为私募的个性化操作非常明显,涨起来快,跌起来也很快,也有很多快速翻身的例子,因此持有人不用太在意短期净值的下跌。
多数产品“浅度潜水”
从2007年起,阳光私募基金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尤其在2007-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际,由于私募基金相对于公募基金的优异表现得到广大投资者的追捧。在2009-10年,私募基金的数目可谓是爆发式增长。
随着阳光私募的不断壮大,其业绩也成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根据基金(微博)研究中心的统计,在纳入统计口径的803只私募基金中,从截至2011年7月底的净值表现看,有341只基金目前处于“潜水”状态,潜水私募基金的平均潜水深度为11.1%.这里“潜水”指的是私募基金的累积净值在面值(通常是1)以下。
在潜水的341只私募基金中,112只(32.8%)潜水的深度较浅,在5%(含)以内。另外有86只(25.2%)私募基金的潜水深度在5%(不包含)到10%(含)之间。如果将“浅度潜水”定义为一个涨跌停板的幅度,也就是说10%,那么浅度潜水的私募基金占所有潜水私募基金的58.1%.也就是说,潜水的私募中有超过一半属于“浅度潜水”。
目前,有清盘线的私募基金的清盘线大多数定在0.7,也就是说净值下跌超过30%的时候有可能会清盘。如果将“深度潜水”的界限定在成立以来收益率-30%以下,那么仅有21只(6.2%)私募基金现在处于“深度潜水”的状态。
“深度潜水”也带来清盘的危险,除了到期主动清盘之外,目前导致阳光私募产品被动清盘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净值跌破合同规定的止损线,另外一个是规模低于合同规定的最低限额。此外,如果公司遭遇重大变故,也会导致被动清盘。
据某分析师介绍,老的信托合同有的清盘线是0.5,但2010年之后成立的产品中,一般是0.8的警戒线,0.7的清盘线。
但是每只产品对清盘条款规定各有不同,有的产品规定净值跌幅不得超过20%,但是也有的产品规定只要跌幅不超过30%就可以,具体要以产品招募书为准。
除“深度潜水”和“浅度潜水”的私募基金之外,还有122只阳光私募基金处于“中度潜水”状态,占统计样本的35.8%。
短期净值变化不用太在意
动态来看,按照不同的时间窗口统计,阳光私募基金“潜水”的状况也是不同的。
截至今年6月底,私募基金潜水的比例最高,达到45.1%.从趋势上来看,私募基金的潜水比例在今年以来是逐渐升高的。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只有26.3%的私募基金处于水面下。而到了今年的3月份,这一比例就达到了33.4%.7月份,私募基金的整体表现相对来说稍好,“潜水”覆盖面稍微有些下降,为42.5%。
阳光私募对于业绩的渴望非常强烈,每逢市场反弹,嗅觉灵敏的阳光私募总是率先加仓。某研究中心在7月初对65家主流私募基金的调研显示,57家阳光私募在7月第一周进行了加仓,另有8家私募基金仓位提升到了95%左右。但加仓也是双刃剑,7月18日上证指数反弹到2826点后直转急下,5个交易日直挫150点,不少重仓出击的阳光私募损失较大。
某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果半年之内私募净值出现大幅度变动,投资者可以不用太在意。“私募的个性化操作非常明显,这就存在一个与行情的适应性问题,涨起来快跌起来也很快,反之亦然,阳光私募中有很多这样快速翻身的例子。”
基金研究中心也认为,“潜水”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有些私募基金虽然位于水面下,但是如果客户在低点处买入,虽然上涨后该基金的净值还是处于水面下,但是总体来说这样的潜水私募基金还是为客户取得了收益。
反过来也一样,虽然有些私募基金在成立初期净值上涨到比较高的水平,但是客户在高点处买入,然后该基金净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虽然看起来净值仍然在面值之上,但是总体上还是给客户亏了钱。正如炒股票一样,买私募产品也可以“高抛低吸”。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从容投资姜广策:医药股的估值就像中年男人的腰围
下一主题:同门基金不同命:一期产品领跑 同门私募追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