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马可•波罗的故乡路难走
远房亲戚想卖掉故居 当地人愿与中国交流

中国人对马可•波罗这个名字实在是太熟悉了,他写的《马可•波罗游记》让世界了解了中国。记者以前知道马可•波罗是意大利人,到贝尔格莱德后听说他出生在克罗地亚。于是,记者前往科尔丘拉岛,踏访了他的故乡。

科尔丘拉岛是克罗地亚共和国达尔马提亚省亚得里亚海域的一个岛屿,地处克罗地亚最南端,距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600多公里,距贝尔格莱德1000多公里。

记者从贝尔格莱德驱车400余公里来到萨格勒布,随后又从萨格勒布前往亚得里亚海北部的布里俄尼岛和中部城市斯普利特采访。

在斯普利特时,记者听说科尔丘拉岛离这里不到200公里,高兴极了。于是,一大早,记者就满怀喜悦地驾车前往。但一上路才发现,从斯普利特到科尔丘拉岛的公路十分险峻。行车两个半小时,才走110多公里。10时整,记者在海滨小城普洛切坐50分钟渡船,到达特尔帕尼码头。下船后,记者开着随渡船托运过来的汽车,马不停蹄地前往该岛上的奥雷比奇码头。稍事休息后,又坐了20分钟渡船,才到达科尔丘拉岛。

记者找到了该岛旅游公司经理斯坦卡女士,并做了自我介绍。她听罢高兴地说:“你作为中国《环球时报》的特派记者,千里迢迢来到科尔丘拉岛采访,这是我们的荣幸。你是到这里采访的第一位中国文字记者。”然后她向我介绍说:“科尔丘拉岛面积276平方公里,由科尔丘拉市和12个镇组成,共有人口1.75万。”

据斯坦卡介绍,科尔丘拉岛居民主要从事造船业、石料加工、渔业、酿酒业。这里栽培有樱桃、李子、苹果和柠檬等果树,种有土豆、西红柿等蔬菜。由于这里终年阳光明媚,雨量充足,所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具有悠久传统。另外,岛上橄榄树茂密,当地橄榄油质地优良。

记者漫步在科尔丘拉的大街小巷,发现家家户户都是石头房子,街道路面由大理石和碎石铺就,其他建筑也都以石头为主。

经过打听,记者找到了马可•波罗故居。这是一座3层石头楼房,1254年,马可•波罗就出生在这里。马可•波罗故居在第2层。以前马可•波罗故居开放,现在已关闭,参观者只能在故居外边观看。由于年久失修,马可•波罗故居目前只有石头砌起来的房屋框架,没有房顶,显得有些凄惨。其实,整条马可•波罗街都很冷清,街道十分狭窄,大约两米宽,东西两侧都是石头砌起的古老房子,但多数房子无人居住,只在街北头住着两家人。

马可•波罗故居尽管简陋,但前来参观的人不断。马可•波罗街一位女房主达尼雅告诉记者:“这里虽然只有两个住户,但每天都有人来参观,我们并不感到孤独。”

记者参观马可•波罗故居时与正在此带团参观的克罗地亚女导游斯尔莫尼雅女士邂逅。她向我透露,由于缺乏维修保护费,马可•波罗的两个远亲想以50万欧元出售马可•波罗故居。我问:“是马可•波罗的什么远亲?他们目前在何处生活?”她一摊双手回答说:“不清楚!”

记者就马可•波罗的国籍问题请教斯坦卡女士。她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上曾写道,马可•波罗出生于科尔丘拉或威尼斯。我们经过多年考证证明,他1254年1月8日出生于克罗地亚的科尔丘拉。他出生时还没有意大利共和国,只有威尼斯共和国。当时,科尔丘拉是威尼斯共和国的领地。他后来从科尔丘拉去威尼斯上学,从那里出了国。因此,我们认为他是克罗地亚人,至少拥有克罗地亚和意大利双重国籍。”

科尔丘拉市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大批欧洲及世界各地的游客云集此地。目前,科尔丘拉有5家旅馆,每年从复活节开始到11月是旅游旺季。

记者注意到,这里除了有“马可•波罗纪念馆”和“马可•波罗街”外,许多旅馆、饭店、商店和照相馆也都冠以“马可•波罗”的名字。“马可•波罗旅馆”的女老板玛吉小姐告诉记者:“饭店一年四季食客不断,每天至少接待150人,效益相当可观。”

为进一步发展旅游,科尔丘拉市旅游局与马可•波罗国际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次大型的“马可•波罗返故乡”活动。马可•波罗扮演者穿着当年马可•波罗远渡东方的服装,在由科尔丘拉市长扮演的大公陪同下,绕着科尔丘拉全市行走。科尔丘拉市民倾巢出动,高兴地欢迎马可•波罗重返故里,场面十分壮观。

科尔丘拉人对700多年前出生此地第一个遍游中国、并向西方展示中国文明、开阔欧洲人眼界的伟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深感自豪,并以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崇敬和热爱。斯坦卡的办公室里堆放着许多介绍马可•波罗的英文、德文、意大利文、法文、俄文和捷克文宣传材料,墙上挂着曾与马可•波罗打交道的中国元世祖忽必烈的画像。她自豪地对我说:“马可•波罗早在1275年就得到元朝皇帝忽必烈的信任。在如此久远的年代,克罗地亚就出了一个得到中国皇帝信任的、有能力的人,我们为此感到骄傲!这也充分证明,科尔丘拉人与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着长久的传统友谊。希望我们不断发展和加强这种友谊。”

斯坦卡说:“克罗地亚1997年在科尔丘拉市成立了马可•波罗国际研究中心,英国、瑞士和东欧一些国家已向该中心派驻代表,我们也欢迎中国派驻代表。我们愿意与马可•波罗当年去过的中国的有关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并在研究马可•波罗方面进行合作。我们特别欢迎中国游客前来科尔丘拉旅游观光。”

TOP

契诃夫的别墅建在雅尔塔
看昔日三巨头聚会的地方 听导游讲契诃夫故居逸事

顾小清

雅尔塔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南端,濒临黑海,背靠克里米亚山,是乌克兰最著名的旅游和疗养胜地。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这里举行会议,讨论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问题,并签署了著名的《雅尔塔协定》。2003年10月初,我和同伴从莫斯科来到雅尔塔,领略了这里迷人的海光山色。

来到雅尔塔后,我首先来到雅尔塔会议旧址——利瓦季亚宫参观。利瓦季亚宫始建于1866年,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夏宫。

走进利瓦季亚宫,我们首先被巨大的圆桌所吸引。据导游小姐说,当年,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就是围着这个桌子商讨天下大事的。我很想坐在桌子后面留个影,然而,周围那条细细的长绳挡住了我的去路。值班的乌克兰老太太一看我是中国人,破例为我开了绿灯。站在桌前,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个对中国很不公平的《雅尔塔协定》。当年,苏、美、英三国领导人背着中国,作出了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决定,其中包括苏军对中国旅顺军港的占领。

当年三巨头来雅尔塔开会时,随身都带着庞大的工作班子。作为东道主的斯大林没有下榻会议的主会场———利瓦季亚宫,将它让给了身体不好的罗斯福。为照顾丘吉尔,苏方特地将英国代表团安排在沃龙佐夫宫。沃龙佐夫宫坐落在雅尔塔市郊圣彼得山脚下,是沙俄著名政治、军事家沃龙佐夫伯爵的官邸,由英国宫廷设计师设计,在建筑风格上很接近英国的传统。游览沃龙佐夫宫时,我特意向导游询问了丘吉尔下榻的房间。导游小姐告诉我,丘吉尔就睡在“中国厅”。据说,这个厅以前曾是沃龙佐夫夫人的房间。

参观完沃龙佐夫宫,我们到市内的契诃夫故居参观。在俄罗斯众多作家中,契诃夫同雅尔塔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在俄罗斯作家中,我最喜欢契诃夫。在前往故居的途中,导游小姐给我讲述了二战期间发生在故居的一段传奇遭遇的故事。

1941年11月8日,德军占领了雅尔塔。为保护故居免遭抢掠,博物馆馆长——契诃夫的妹妹马莉娅决定留下来。当天,一个德军少校来到契诃夫故居。面对不速之客,马莉娅挺身而出,主动向他介绍了故居的情况,并强调说契诃夫的妻子是位有着德国血统的著名演员。也许是出于对契诃夫的热爱,也许是良心发现,这位军官听完马莉娅的介绍后,走出故居,在大门上写下了“这是冯•巴凯的财产”几个字。随后赶到的德国兵看到这行字,再也没有进门骚扰。在马莉娅的精心保护下,直到1944年4月16日德军撤退时,契诃夫故居的展品一件也未被损坏。

俄国著名作家库普林在《回忆契诃夫》一文中写道:“契诃夫在雅尔塔的别墅几乎就在城边上。我不知道别墅是谁设计的,但这座别墅在雅尔塔恐怕是最独特的房子了。它通体洁白、轻盈、美丽又不对称,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建筑风格。”契诃夫生前,作家高尔基、画家列维坦、音乐家拉赫马尼诺夫等俄文艺界名流都曾到别墅做客。在这里,契诃夫写下了大量传世名篇,如《三姊妹》、《樱桃园》、《带狗的女人》等,并编辑出版了自己的全集。

契诃夫生前特别喜欢花木。别墅建好后,他在楼前的花园里种了许多花木。据说,契诃夫生前栽下的一株玫瑰至今还活着。走到故居门口,我才发现故居当天闭馆。我暗自感叹自己和契诃夫无缘。在契诃夫雕像前留影后,我怀着无限的遗憾回到了旅游车上。

导游小姐猜出了我的心情,继续给我讲述契诃夫故居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初,一批德国游客来到雅尔塔。在参观契诃夫故居时,讲解员为他们介绍马莉娅和德军军官的故事,一位德国老人听得特别仔细,生怕漏掉一个字。告别时,这位老人转过身来,问讲解员:“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你刚才说的那个巴凯少校。”当时,讲解员没在意,第二天才讲给同事听。大家都觉得这个故事很生动,应当找巴凯少校好好谈一谈。于是,他们分头行动,找遍了雅尔塔所有的宾馆,就是没找到巴凯。原来,参观完契诃夫故居后,巴凯就乘车到其他地方游览去了。

在雅尔塔,我们虽被它的优美风光所陶醉,但离开时,还是不由自主地把它与国际政治联系起来。雅尔塔因三巨头聚会而名垂青史,40多年后,它又见证了另一段改变世界格局的历史事件。1991年8月19日,原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下令将戈尔巴乔夫软禁在雅尔塔附近的一个海滨别墅,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八一九”政变。当时,谁也没想到,当年瓜分别国的苏联有朝一日也会解体;更没想到,昔日土耳其人、鞑靼人、俄罗斯人你争我夺的克里米亚半岛居然会划入乌克兰版图。雅尔塔静静地守着黑海和令人感叹的历史沧桑。

TOP

唐•吉诃德路,坐车也要走三天
共有两条路线旅游旺季开通

刘京胜

“唐•吉诃德之路”是西班牙按照塞万提斯同名小说中所描述的唐•吉诃德走过的地方设计的旅游路线,共有两条。来到西班牙的人,无不想去这条路上看看走走。然而他们马上会发现,这个小小的愿望并非那么容易实现。首先,当年唐壮士两度出征,虽以瘦马代步,却也行程千里。如今纵有高速路、大轿车,往返也需三天或五日(这还是旅行社设计的两条最佳线路),如果不是常驻西班牙,一般不会将短暂的西班牙之旅变成专门的唐•吉诃德故乡行。其次,也正是因为有心者众,成行者寡,所以每年旅行社也仅在旅游旺季才开通这两条线路,成行者想要赶个正着还很不容易。笔者作为访问学者曾在西班牙逗留一年,有幸遇到了这样的机会。

我们旅行的第一站先到了曼查。曼查是西班牙的一个地区,也是唐•吉诃德的故乡。旅游车驶入曼查一个叫阿加马西亚的小镇,据说这是唐•吉诃德的出生地。时值周末的早晨,静谧的小镇上除了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并无他人。较为浓重的晨霭将小镇包裹在神秘的白色之中,给人一种虚无缥缈之感。睡眼惺忪的游客们下车伊始就纷纷问导游:唐•吉诃德的家在哪儿?导游笑而不答。此时我忽然想起,《唐•吉诃德》开篇已经说得明白:“曼查有个地方,地名就不用提了,不久前住着一位贵族……”,作者只说了是在曼查的一个地方,并没有说出具体地点,那么骑士的故居又从何谈起呢?或者正是因为这个精彩的开启有意埋下伏笔,才勾起一代又一代唐迷们跑到这个小镇来探秘。

镇子看起来完全不像个旅游景点,哥特式的尖顶教堂晨钟尚未鸣响,低矮的磨坊破门紧闭,星罗棋布的民宅当然不可私闯,只有一片断桥流水默默地注视着这群游客在小镇上徘徊。不甘心的来访者们或探头探脑,或东张西望,总想搜寻出与唐•吉诃德有关的蛛丝马迹,最后都无果而终。是啊,要是连匆匆的游客都能找到唐•吉诃德的踪迹,那大批的唐学家们还去考证什么呢?

事后想来,也许只有这一站,才算此行的生花之笔。它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勾引着你一路追踪下去。这里全部是原汁原味的展示,没有一点人工的穿凿和模仿让你有一点点失望。

拉皮塞隘口是这条线路上的一个重点。这里有个客栈,据说是唐•吉诃德当年受封骑士前夜大打出手的地方。

客栈院子里有条长长的饮马石槽。唐•吉诃德第二次出征时,首先路过这里。他认定这就是城堡,而客栈的主人就是城堡的长官,可以授封他为骑士,这样他才可以名正言顺地替天行道,除暴安良。但是受封前夜,要在小教堂里守夜。客栈里没有小教堂,就守这个石槽吧。第二天凌晨,不知其中情由的住店马夫前来打水饮马,激怒了唐•吉诃德,他仰天向心上人杜尔西内娅发誓后,举起长矛将打水和闻声前来助战的几个马夫打得落花流水。

在餐厅就餐时,我们询问有什么唐•吉诃德吃过的菜?侍者推荐了一个汤让我们品尝。我喝了一口,觉得味道有如罗宋汤,口感不错,只是汤是凉的,好像刚从冰箱里拿出来。我们提出异议。侍者说就是这样。后来我们在其他地方也点了这个汤,的确是凉汤。看来骑士确实辛苦,甭说风餐露宿,就是在店里喝的汤也是凉的。

提起唐•吉诃德,人们一定首先说起风车,并且乐此不疲。风车大战极具趣味性,更能体现骑士精神。不过,相信当人们真正面对这些古老而又高大的风车时,就不会仅仅是微笑,而是确实有点儿蚍蜉撼树的感觉。

在唐•吉诃德之路上,能够看到风车的地方有几处,比较正宗的当属克里普塔纳的风车,据说风车大战即在此处,后来拍的电影和电视片也都用的是这个场景;这里的风车有10座,其中3个是完整保存下来的古风车。

克里普塔纳的风车如果去掉风车翼,仅看它那涂着白灰的土皮外墙,很像一个个粮屯,排列在那近乎荒凉的山坡上。没有一个风车转动,只有风车附近三三两两的孩子在玩耍,带来些许生气。它们太古老了,如果为了观赏真的转动起来,人们也肯定会担心车翼掉下来砸着自己。

唐•吉诃德之路上的康苏埃格拉是另外一个看风车的去处。这里共有12座风车,每个都有自己的名字:“废墟”、“存钱罐”、“红衣主教”,千奇百怪,其中不能不提的是第二座风车,因为它以唐•吉诃德仆人的名字命名,叫“桑乔”,所以特别惹人喜爱。

在唐•吉诃德之路上,导游还带我们去了两个不同的地方,一个是《唐•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曾经坐过的牢房。

第一间牢房很像我国的地窖,是土房,面积约十四五平方米,只摆设一张桌子和一个凳子,墙中挖了个洞,里面摆个油灯。据说《唐•吉诃德》就始作于狱中。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此地便有可能是巨著诞生的摇篮。

另一处牢房比上面说的规模大些,是一排灰色的房子,但门窗紧闭,而且窗户也被从里面遮住了,什么也看不到。与其说是牢房,不如说是禁闭室。塞万提斯曾在军中负责购买粮草,被控贪污粮款,如果被长期关禁闭,倒也符合军队的一贯做法。

几日旅行的最后一站——托博索是唐•吉诃德的意中人杜尔西内娅居住生活的村庄。现在那里有一座据称是杜尔西内娅住过的两层小楼。楼内陈设着农具、织布机以及一些生活用品,给人以朴素、简单的感觉,让人想象不出这竟是唐•吉诃德引以为精神支柱的意中人的居室。

故居百米外的小广场上,有个唐•吉诃德向杜尔西内娅单腿下跪求婚的黑色铁制雕像。显然这是为旅游需要而创作的艺术作品,因为按照小说的描述,唐•吉诃德总是差遣被他打败的人向杜尔西内娅表述自己的战绩,还有一次是派他的随从桑乔前往托博索面陈自己对她的思念,但他发誓不到骑士大业成功之日,是不会解甲归田的,那会愧对他的心上人,所以他决定留在莫雷纳山上苦心修行。最终唐•吉诃德壮志未酬,被人遣送回乡,因此他也从未与杜尔西内娅谋面。所以这个求婚雕像只是表达了小说的艺术内容,并供游人照相留念。

不过无论是真是假,都没有影响大家的兴致。唐•吉诃德之路上,有的地方满目荒山秃岭,汽车行驶其中,真有点沙漠孤舟的意思;有些地方却绿野葱葱,形成鲜明的对比,总的来说,仿佛乡间旅行,野趣不少。如果你到了西班牙有充裕的时间,去不了唐•吉诃德之路的话,笔者建议你不妨去走一走“塞万提斯之路”,在马德里及其附近参观一下第一本《唐•吉诃德》印刷的地方和位于阿尔卡拉小镇上的塞万提斯故居。

TOP

马克思和燕妮葬在一起
墓碑前鲜花不断中国人来得最多

施晓慧

在英国首都伦敦北部,有一条通往山丘的幽静小路叫情人路,路的尽头东西两侧各有一片掩映在树林中的墓园,这就是伦敦最大的公墓之一海格特公墓。海格特公墓占地约15万平方米,有5万多座墓碑。在16万多位长眠于此的故人中,革命导师马克思是最受敬仰的一位。2004年7月,时值中国共产党83岁生日,记者专程前往马克思墓拜谒。

进入公墓大门,墓园之友基金会要收取每人2英镑的门票。拜谒马克思墓的人最多,除了东、西墓园的名人名单外,还专门有一本介绍马克思的小册子——《卡尔•马克思,从特里尔到海格特》。我发现,在名人名单中,马克思的名字后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父”的字样。守候公墓的一位先生没等我开口问就告诉我如何去马克思墓。他说,来马克思墓的中国人非常多,俄罗斯人和德国人也常来。

马克思墓位于海格特公墓东园。沿斜径前行不远,我就看到一座醒目的、高约3米的花岗岩纪念碑。前英国皇家雕刻学会主席劳伦斯•布莱德肖亲自刻成的马克思铜质头像安放在碑顶。头像造型逼真,头发蓬蓬,目光如炬,美髯浓密,栩栩如生。墓碑两侧各有一个雕花青铜环。纪念碑正面刻有几行镏金大字,上面是《共产党宣言》中的名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面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结束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座墓是1956年英国共产党集资在公墓的醒目位置为马克思重建的,里面安葬着马克思、其妻燕妮及他们的第三个女儿爱琳娜、外孙哈里、忠实的女佣海伦。

马克思墓前终年有人献花。记者去时见到两位女青年在墓前站了很久,便上前问她们是否知道马克思,这两位来自爱尔兰的姑娘说,当然知道。

我看到,在花岗岩墓碑中间镶嵌着一块小的白色大理石,上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录了每位故人的生卒年月。据小册子介绍,爱琳娜当年还为马克思夫妇和海伦写了墓志铭,分别是:卡尔•马克思,葬于1883年,“最诙谐、快乐地生活的人,用玩笑激励人的人”;燕妮•威斯特华伦,马克思之妻,葬于1881年11月,“超越她的死,她留下的是愉快,她总是用玩笑驱散我们的焦虑”;海伦,葬于1890年,管家和全家的朋友,“我亲爱的老奶奶”。但奇怪的是,我并没有找全墓志铭。

这块墓碑据说是从原墓地移来的。原墓地在公墓深处,那里比较挤。老墓碑记录着马克思当年的艰难处境。马克思1849年来到伦敦,1883年去世,基本上生活在伦敦。在伦敦期间,他写了《资本论》等许多鸿篇巨著。但他一家的生活十分拮据,为节省开支,1875年,他们不得不搬到伦敦北部的一所小房子里居住。1881年11月2日,燕妮因病去世。海格特公墓距马克思家很近,他们的长女小燕妮的大儿子查尔斯就葬在那里,小燕妮愿意将自己的母亲葬在儿子墓旁。当时马克思正患胸膜炎,医生不准他外出,结果,他未能参加妻子的葬礼。燕妮死后,马克思生活非常孤独,几乎没有力量写作。1883年1月,他最喜爱的小燕妮因病去世。疾病的折磨和失去亲人的打击,把这位老人折腾得虚弱不堪。两个月后,马克思与世长辞。马克思去世后的第二个星期,小燕妮的儿子哈里在伦敦的一家医院去世,他与外公一起在海格特公墓下葬。当时,只有11个人参加了马克思的葬礼,恩格斯对马克思做出了最重要的评价。

马克思去世后第二年3月16日,6000人在伦敦参加了纪念马克思和巴黎公社的游行,人们手挽着手从市中心行进到海格特公墓。此次行动拉开了日后人们纪念马克思的序幕。

站在绿树葱茏的马克思墓前,我不禁想起,1999年英国广播公司评选“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时,马克思名列榜首。事实证明,100多年过去了,马克思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其不朽业绩和奋斗历程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激励着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不息!

TOP

温莎堡睡着10位先王
见证公爵的浪漫难留戴妃的芳魂

文舟

前几天,由于英国王太后的辞世,世人的目光被吸引到了伦敦西面22英里处的泰晤士河畔,人们眼见着王太后的灵柩被运到这里的温莎城堡,然后与其丈夫、英国先王乔治六世的灵寝合穴同葬。

温莎堡让中国人觉得似曾相识,恐怕是温莎公爵“爱江山不爱美人”的故事流传太广的缘故,不过,倒是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实是众多英国王室成员出生和安葬的地方。

温莎堡是公元1070年由诺曼底的征服者威廉一世首先创建的。900多年前,查理二世时,温莎堡正式成为英王室的重要居住地之一。直到今天,包括女王在内的英国王室成员每年都会在温莎堡里住上一段日子。这里也就成了仍有人居住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城堡。

一进温莎堡大门,面前就是温莎堡两大区中的“低区”,中世纪的古建筑在阳光下呈现土黄色,一股古意扑面而来,古堡内部的空地上有大片的草地,显得十分空旷惬意。停放和安葬王室成员的圣乔治教堂直冲大门,这座教堂始建于1474年,距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座典型的垂直结构建筑。教堂南北两侧的墙上点缀有代表英国王室的动物图案和盾牌纹章。教堂的窗户上还绘制着75个人物,分别代表英国宗教与世俗界的不同组织。乔治六世等10名英国先王以及王太后等众多英国王室成员的陵墓就安置在圣乔治教堂北侧。那里相对隐秘,不随便对外开放。据说陵墓中最华丽的要数乔治五世和玛丽女王的灵寝,而被砍头的查理一世的纪念徽旗也可以在这里看到。

温莎堡中可以观赏的地方还很多,比如“高区”中装饰豪华、收藏有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名家真迹的国家宴会厅和充满趣味的嘉德厅。嘉德厅是当年爱德华二世国王建立嘉德协会(TheOrderofGarter)并授予王室成员或贵族“嘉德骑士”封号的地方。“嘉德骑士”是骑士勋爵中的最高级别,英国王储查尔斯王子就位列“嘉德骑士”勋爵的首位。不过,这一称呼的来源却十分好笑。“嘉德”(Garter)的英文原意是“吊带袜”,据说当初在一次庆典上某贵妇人把自己的吊带袜弄掉了,成为一时笑谈,而爱德华国王竟从这件事上受到启发,设立了“嘉德骑士”爵位,以鼓舞日渐没落的骑士精神。

当然,围绕着温莎堡的故事远不止这一个。最令人觉得浪漫的当然要算温莎公爵动人的爱情故事。爱德华八世为了能娶心上人辛普森太太为妻,不惜逊位,降为温莎公爵,将大英江山拱手让人。他逊位后曾与心上人在温莎堡厮守数月,然后远走他乡。多年以后,他们合葬于斯。但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在温莎堡找到浪漫的结局。“平民王妃”戴安娜也是在温莎堡第一次遇见查尔斯王子的,但待到戴妃辞世之时,她已和查尔斯王子劳燕分飞,丧失了在温莎堡留下香冢的权利。不然今日的温莎堡应该会更加游人如织,惹人感怀了吧。

TOP

托尔斯泰墓,只是一个土包
闻一

历史上不少名人死后都葬于名园,有高耸的坟墓、颂扬的碑文、精美的雕像,甚至森严的殿堂。但一代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身后却葬于自己的庄园之中。

托尔斯泰的庄园在莫斯科的正南方,离图拉城14公里,名叫“雅斯纳亚•波利亚纳”,意思是“明亮的林中草地”。乘坐从莫斯科开出的特快列车可以直达离庄园3公里的小火车站,剩下的路最好是步行。

走过一大片开阔的庄稼地,庄园就延伸在辛菲罗波尔公路的边上。庄园现在由托尔斯泰的玄孙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掌管,他雄心勃勃,力图去掉所有20世纪的建筑,在各个角落恢复庄园当年的面貌。进入插有风信旗杆的大门,就是一条笔直的白桦林阴道。每天,不断的人流沿着这条小道去探寻庄园最深处托尔斯泰的墓地所在。

“林中草地”庄园原本属于托尔斯泰的外祖父,小托尔斯泰在这里出生、长大。1847年托尔斯泰家族分家时,列夫•托尔斯泰得到了这块谁也不想要的土地。其后的60年中,托尔斯泰就在这里劳作、构思、恋爱、创作,直至去世。庄园中著名的“白房子”就是托尔斯泰居住和创作的地方,在这里,托尔斯泰写就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长篇巨著,也是在这个房子里,托尔斯泰迷上了中国的孔孟之道,他曾和当年北京大学的辜鸿铭教授有过数次书信往来,争论人的忍性与斗性的差异。

“林中草地”的小径上,留下了60多岁的作家学骑自行车的身影;“林中草地”的小屋中曾回荡着作家与农民、仆人的亲切谈话;在这片庄园,托尔斯泰曾为农奴的孩子开办免费学校,并亲自为他们编写童话、绘制教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王国,托尔斯泰曾决心当一名自食其力的鞋匠,并亲手给自己的女婿做了一双靴子;在生命的最后,托尔斯泰决心为自己的理想做最后一搏,他执意放弃所有的财产,包括这片已经深深融入他生命的“草地”。

“林中草地”中到处是树木。白桦、白杨、云杉、椴树,沟壑里也布满了金银花、丁香。在靠近沃龙卡河那一头的坡地上,树木尤为浓密。这是托尔斯泰当年插“绿棍子”的结果。俄罗斯人信奉“绿棍子”——树木能通大自然,并传说一个人如果可以埋葬在自己亲手栽种的大树下面,就可以获得永恒的幸福。托尔斯泰相信这些说法。在这片坡地上,托尔斯泰小时候就玩过插“绿棍子”的游戏,成为庄园的主人后,他更常常徜徉在这片树林之中。1908年,他嘱咐家人:“在把我的身体埋葬入土时,不要举行任何仪式,只需一口棺木,找些愿意的人抬到谷地对面的‘绿棍子’地去。”

应该说托尔斯泰身后如愿以偿、死得其所。家人把他埋藏在了插遍“绿棍子”的山坡上、他亲手栽种的棵棵大树底下。一代文豪的尸体被埋入平凡的土坑,上面只覆盖着一捧黄土。托尔斯泰墓只有2米左右长,约半米宽,高有尺许,周围没有碑石,没有雕像,没有殿堂。

自那以后,这墓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不管春夏秋冬如何更替,不管人世沧桑怎样变换,这捧黄土始终平淡无奇,永远和大地连接在一起。只是黄土上鲜花四时不断,周围的“绿棍子”终年常青,微风吹过,树叶一阵簌响,仿佛是大自然在和墓中的主人窃窃私语,讨论着永恒幸福与伟大的秘密。

TOP

莫扎特住在粮食街9号
缅怀寄予衣冠冢名作流芳后世人

汪莉

奥地利萨尔茨堡素有“音乐艺术中心”和“北方罗马”之称。游客到此必去著名的粮食街9号,那里有一幢显眼的6层金黄色建筑。建筑上有巨大的红白条相间的奥地利国旗悬垂着,显示出与众不同。粮食街9号是“萨尔茨堡最伟大的儿子”沃尔夫冈•莫扎特的诞生地。

这是一幢有几百年历史的建筑。顺着狭窄的楼梯拾级而上,一股古旧的气息扑面而来。为了尽量维持原貌,萨尔茨堡市政府并没有对这幢房子进行任何改造,只是做了必要的维修和维护。低矮的房间,逼仄的走道,局促的天井,吱吱作响的木门,这一切将人们带回18世纪中叶欧洲市井生活的氛围中。

1756年1月,莫扎特出生在这幢房子的4楼。现在,这里已经变成莫扎特纪念馆。当初莫扎特一家居住过的几间不大的屋子里,陈列着一些简单的家具、莫扎特家族的简介、莫扎特写的乐谱手稿、书信、还有他亲自设计的几部著名歌剧的微缩舞台布景。展品里还珍藏有莫扎特的一缕金色头发。最有意义的纪念品当属莫扎特用过的第一把小提琴和第一架钢琴。

莫扎特与海顿、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一起,被誉为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三大鼻祖。莫扎特对海顿和贝多芬都有影响。

莫扎特的父亲列奥波特•莫扎特曾是萨尔茨堡大主教的宫廷乐师。他与大主教管家的女儿结婚后,夫妇俩共生养了7个孩子,活下来的只有小莫扎特和年长他5岁的姐姐玛丽安娜。身为乐师的父亲很早就开始培养姐弟俩。在粮食街9号的这幢楼里,小莫扎特的音乐天分开始显露出来。3岁的时候,小莫扎特就会弹琴,5岁时创作第一首曲子。关于他的第一次作曲,还有一段传说。

当时,莫扎特的父亲为大主教作了一首曲子,让莫扎特将乐谱送到河对岸的大主教那里。但小莫扎特年幼贪玩,过河的时候不慎将乐谱掉进河里。河水很快就将乐谱冲走了。小莫扎特怕回家挨呲儿,只好拿来纸笔匆匆摹仿父亲的风格作了一首曲子给大主教送去。直到真演奏那天父亲才发现,这首曲子并非自己所作。正是这首曲子让父亲发现了儿子有作曲天赋。从此,父亲开始全力培养莫扎特。

为了让儿子增长见识,同时也让他接触到当时欧洲最精湛的音乐艺术,莫扎特的父亲辞去了宫廷乐师的职务,带着姐弟俩在欧洲四处巡演。

6岁的时候,有“音乐神童”美誉的莫扎特被带进维也纳美泉宫,为当时的女皇弹奏钢琴。此后的10年中,他们先后到过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法王路易十五和英王乔治三世都听过他的演奏。这些旅行演出十分成功,对日后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使他成为那个时代在创作风格上最有鲜明特色的作曲家。年少的莫扎特获得罗马教皇授予的“金马刺骑士”称号。

18世纪的萨尔茨堡政教合一,集宗教和世俗权力于一身的大主教是这座城市的最高统治者。1773年,莫扎特一家结束巡演回到萨尔茨堡,莫扎特不得不步父亲的后尘,成为一名宫廷乐师,服务于大主教。在当时的奥地利,一名音乐家只靠演奏或卖曲子根本养活不了自己。

莫扎特在长期的旅行演出生活中养成了自由独立的性格,而且,由于一直处于市民音乐家的低下地位,他清高自傲,蔑视权贵。这些使莫扎特和大主教的矛盾日益激化。1781年1月,莫扎特为歌剧《伊多梅纽斯》首演前往慕尼黑。这时,大主教召莫扎特随其一道赴维也纳,莫扎特没有理会。于是,大主教盛怒之下解除了莫扎特宫廷乐队首席小提琴师和管风琴师的职务。从此,莫扎特与大主教正式决裂。

为了谋生,25岁的莫扎特前往维也纳。在维也纳,莫扎特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10年。这10年是他创作生涯中最辉煌的阶段。莫扎特的作品表现民主和自由,洋溢着明快、乐观的情绪。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表现形式,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10年间,莫扎特创作了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几部歌剧如《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和最著名的几首交响曲。与辉煌的成就相比,莫扎特的生活却日益贫困。靠卖曲子挣的钱不足以养家糊口,他不得不频繁搬家,居无定所,健康状况也每况愈下。1791年12月,年仅36岁的莫扎特在贫病交加中去世。第二天,他的遗体被送往一个不知名的贫民公墓草草埋葬。

莫扎特去世前,曾受匿名人委托创作一首《安魂曲》,曲子尚未完成,他便溘然长逝。由于当初莫扎特的遗体被草草埋葬,以至于多年以后,奥地利政府将所有大音乐家的墓地都迁往维也纳中央公墓的时候,人们找不到莫扎特的尸骨,只好给他修了一座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占据了整个音乐家墓地的中心位置,是这些音乐家中惟一的一座“衣冠冢”。

1842年,萨尔茨堡市在主教宫殿广场旁修建了一座高大的莫扎特铜像。同年,以莫扎特的名字命名的萨尔茨堡音乐学院成立。今天,莫扎特音乐学院已经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学院之一。1880年,国际莫扎特基金会将莫扎特诞生地——粮食街9号改建成莫扎特出生纪念馆;1917年,莫扎特在担任大主教宫廷乐师时在萨尔茨堡住过的另一套房子被改建成故居纪念馆。1920年,专门演出莫扎特作品的萨尔茨堡艺术节问世。此后,一大批著名的指挥家都担任过艺术节音乐演出的指挥,其中,卡拉扬亲自领导和指挥艺术节长达30多年。时至今日,每年夏天为期一个月的艺术节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

徜徉在萨尔茨堡的大街小巷,人们能感受到莫扎特的气息在整座城市的空气中弥漫:粮食街9号游人如织,大小剧院和露天音乐会都在上演莫扎特的歌剧,广场上伫立着右手执笔凝视远方的莫扎特铜像,商店里最受欢迎的奥地利旅游纪念品是印有莫扎特头像的莫扎特巧克力球……

TOP

住进“儿子与情人”旅馆
一周只花125英镑,感受劳伦斯名著氛围

黑马

翻开诺丁汉郡旅游手册,在乡村旅店介绍那一页上有一个独特的广告,标题是“‘儿子与情人’旅馆”,广告词很吸引人:“著名作家故居,配有大花园,与开阔的乡村接壤,周边有拜伦故居等景点,一周租金起价125英镑。”

这就是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青少年时期曾经居住过的煤矿工人住宅,它位于距诺丁汉14公里处的伊斯特伍德镇。因为劳伦斯的代表作《儿子与情人》的故事以这座房子为背景展开,这里现在已经开辟为“儿子与情人”特色旅馆。对喜爱劳伦斯作品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可以实地体验这部作品。

我作为一名劳伦斯作品的译者和研究者,多年浸淫在其以故乡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和散文中,几乎与这里的地名朝夕相见,所以,我很快就在镇上花园街拐角处找到了“儿子与情人”旅馆。

这是一幢普通的红砖老屋,如小说开头所描绘的那样,“挺实惠,也很体面”。走进这座房子,但见前厅雅致大方,钢琴、靠椅、沙发、瓷器等摆设,没人会相信这是矿工之家。房子里有劳伦斯少年时代的用品和全家福照片。

《儿子与情人》风靡世界文坛90年,魅力至今不减。小说视角独特,对人性中隐秘的“恋母情结”有深刻、形象的挖掘。一般认为,小说中的儿子保罗就是劳伦斯的化身,而莫雷尔太太就是劳伦斯的母亲莉蒂娅,保罗的女友米丽安就是劳伦斯的初恋情人杰茜。小说的主线之一是以劳伦斯和杰茜的私情为蓝本,而劳伦斯母亲那强烈变态的母爱足以扼杀劳伦斯任何正常的爱情。劳伦斯曾对自己的情人说:“你知道我一直爱我的母亲。我像情人一样爱她,所以我总也无法爱你。”这些折磨人的日子在《儿子与情人》中有很详尽的描述。

后面的厨房就是劳伦斯母亲为全家人做饭的地方,颇有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家庭的氛围。厨房外有一处窄小的操作间,可以在此洗菜,进行食品粗加工,然后拿到厨房里的炉子上烧烤烹煮。后院里还有压水井。楼上是三间带老虎窗的小卧室。《儿子与情人》中的很多环境描写活脱儿就是这座房子的实录。现在这所房子内景基本上是按照小说的描写复原布置的。

游客可以提前预定住宿,整座房子一周125英镑的租金,比普通的正式旅店要便宜得多。如果是全家人来当然更合算。那天我正赶上从多佛尔港来的一家人在此下榻,这家10岁的小女儿像导游一样,热情地带我上上下下地参观,还给我表演怎么用那些原始的洗衣器和绞衣器——原来这就是劳伦斯作品中提到的那个时代的时髦工具,可以用来洗厚厚的地毯并轻易地将地毯绞干。我问小姑娘的父亲,他们全家人住在这儿是不是自己做饭,他回答说:为了保护故居,这里的厨房是不允许做饭的,因此不提供餐饮,旅客吃饭要到镇上的餐馆去。

值得一提的是,劳伦斯大部分作品的背景都有家乡实景的原型,而且这些原型都列入了劳伦斯故乡的文物保护工程加以悉心保护和开发,并对游客开放,在这儿,走上几步就能发现一块与劳伦斯有关的牌子。劳伦斯故乡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个人文学博物馆了。所以住在“儿子与情人”旅馆,还方便人们步行游览与劳伦斯有关的许多纪念地,住“儿子与情人”旅馆,实在比住在城里的旅馆要实惠并有意义得多。

TOP

挪威森林,仙境最早
公路上驯鹿漫步小屋里住过王子

李玫忆

邂逅挪威的森林,完全是在意料之外。无论是甲壳虫的乐曲,还是村上春树的文字,都让我觉得挪威的森林是神秘的,无可言状的美,需要有缘才能相遇,我等待着。那次出一个不近不远的差,没想太多便选择了开车前往。

挪威多山,大大小小的村落就在山间,村和村之间就是森林,远远近近,就在那里等候着。白桦林和冷杉林,细细的,密密的,不是我想象中原始森林般的诡秘,也没有作家笔下的那份深邃。挪威森林到处都是,挪威人爱森林,甚至法律规定,不管是公有还是私有,砍伐了树木之后,限期之内必须补种幼苗。挪威人去森林,就像我们周末去广场。人们到森林里散步,到森林深处去钓鱼、采蘑菇、摘野果,或者仅仅为了爬山。听说挪威森林的深处往往建有那么一间小木屋,屋门口会有一个信箱,过夜的人把钱投入信箱就可以住下,离开的时候,人们都会把房间打扫干净,再采上一束野花,摆放在客厅里,迎候着下一位客人。

开着车,沿着数不清的S型公路,扭曲着穿过森林,时常有一只小兔子,或大如牛的驯鹿,大摇大摆地在马路上漫步,看着它们旁若无人走过的样子,你会觉得这森林原本就是它们的家,人修了路只不过为了借过,那零星可见的别墅也只是这山林的点缀。反而是简洁、别致的山间教堂比较抢眼,远远的你就能感受到它的庄严与宁静。

真正生活在挪威森林里的人恐怕很难想象村上春树文字中的那份孤独与空虚,但我终于了解了甲壳虫乐队的那首《挪威的森林》里,神秘的女孩拥有的是怎样一片大得让人迷路的森林。挪威的森林真是那种比任何传说都更像仙境的地方,开车行驶在森林与峡湾之间的盘山路上,它会展示不同的侧面、不同的颜色,让你去反复感叹。

山间的森林,迎着看,那片绿,还让你觉得那么浓酽,一转弯,却惊呆了,同一片森林,已被海水映衬得那般透明。等到乌云被阳光撕开一抹,到处又成了红色,不见一点绿的痕迹,变成了飘忽不定的“红森林”。而你还来不及细细品味,汽车已在蜿蜒的山路间又转了一个弯,换成瀑布迎面扑来,撕扯这片绿意了。

很久以前,挪威的森林里流传着一个神话:古沃尔格松王国的王子——西格蒙被仇人逼迫逃离了家园,躲到森林中生活,在那里他巧遇一名美丽的仙女,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并最终把敌人赶出了自己的王国。眼前的这片森林的确似幻似真与童话相仿,好像随时准备拥抱别人,给人幸福。只可惜我只是这里的匆匆过客,不能留下来找寻自己的木屋与仙女。

TOP

马克思故居中国人比德国人多
500页的留言簿,大多是中文留言

苏程

在德国西部边陲小城特里尔,一条名为“布吕肯大街”、宽约4米的小巷里,一座静静的黑瓦白墙的三层小楼,门牌写明是10号,那便是马克思故居了。

在德国,纪念馆通常会有透亮的窗户,大门呈敞开状,迎接参观者的到来。而在我们面前的这座丝毫不起眼的房子,深褐色的大门紧闭,似乎是在向我们暗示,这里其实只是住着一户普通人家。但门外墙上挂着的马克思侧面头像却说明了整个房子的意义: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于此。

像进入每个德国家庭一样,我们先按门铃。“嗡”地一声,门从里面自动打开。越过厚重的门,我们沿着走廊进了接待室。门票每人两马克,票价之便宜在德国此类的故居中是绝无仅有的。波恩的贝多芬故居房子较之更小,而票价却是这儿的4倍。我们一手交钱,一手接票,居然有人问:“要发票吗?”这更是出乎我意料之外,但又多少让我有了些宾至如归的感觉。

故居的说明书有德、英、俄、法、西、中、日7种文字,中文有简繁两个版本。而在德国其他名胜,说明书上的亚洲文字大多只有日文。显然,在马克思故居,我们中国人是常客。另外,在故居陈列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众多版本中,包括德文原版,印刷最精美的也属中文版。1983年故居重新开放后,因东西阵营对立,真正来过这里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并不多,华国锋同志便是这为数不多中的一位。当年访问西德时他特意来此参观,并赠送了绘有马克思头像的瓷盘和《资本论》中文精装本,这可能就是为什么中文版独占鳌头的原因吧。

我们楼上楼下都看了个遍。当我们参观完毕,打算离开时,同事说,门口还有一个留言簿,好不容易来一次,写点什么吧。还没等想好写什么,心急的同事已经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怎么全是中文?”他说道。我凑身过去,果然足有500页的留言簿,大多是中文留言。工作人员向我们解释,虽然展览文字全是德文,但德国参观者却比较少,特别是东欧巨变后,来这里参观的更是以中国人为主了,那本留言册每月都得换新的。留言中,有人写:“您的思想光耀千秋。”有的写:“马克思老人家,我们对不起您。”有的更干脆利落:“马克思先生,我来了。”字里行间透露出参观者的心态与感触。

就要告别马克思故居时,进来一群丹麦青年,他们是哲学系的学生。青年们边听讲解,边仔细地记着笔记。我突然感到了一种亲近。毕竟,在这位人类思想大师面前,无论出于何种立场,尊重是国际性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