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发行制度改革有三大取向 将循序渐进放松管制
下一主题:券商浴火重生优势渐显
返回列表 发帖

国企并购成效差强人意

国有企业在政府主导下的并购成效并不明显,而民营企业间纯市场行为的并购又面临重重困难,未来一年重庆企业并购将向何处去?11月19日,应本报财智沙龙的邀请,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刘星博士,就重庆未来的企业并购大趋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政府扮演重要角色
信报记者:在过去一年中,重庆的企业并购有哪些主要的特点?
刘星:重庆过去的一年中,企业之间的并购主要是在国有企业之间展开的。如流通领域的巨头重庆商社与重庆百货的合并。企业间的并购作为企业重组的重要手段被广泛的认可。但是这些并购主要是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引导下进行的,更多的体现了政府在产业发展上的思路和政府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的初衷。随着这种手段被广泛的运用,企业间的并购也被当作解决国有企业困难的灵丹妙药。
信报记者:这些并购完成后对参与并购的企业到底带来了什么好处?成效怎么样?
刘星:实际上,大多数的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被政府当成了权益之计。从全国的形势来看,有一半以上的国有企业之间的并购效果都不明显。在并购之前,很多国有企业的发展已经面临很大的困难,在并购完成后,这些困难并没有因为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而变得一帆风顺。
就问题的实质来看,主要可能是政府在并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政府从一个良好的愿望出发,也有政绩方面的考虑,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国有企业的一时困难。尽管从操作来看,政府主要采用的是市场手段,但是在并购完成后市场手段旋即宣告结束,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并没有因此减轻。
如上市公司一般并购比较活跃,但是上市公司只把企业之间的并购当成了企业资本运作的手段,而并没有花大力气去关心并购完成后,这些企业的实际运作及市场开发等。
重庆未来并购热点
信报记者:在国有企业并购的主流中,下一阶段重庆企业间并购的热点在哪里?
刘星:重庆未来几年中,重庆企业自身意愿下的并购将逐步取代以政府主导的“拉郎配”式的企业并购。而并购的主要领域是在汽车摩托车、资源加工业和装备制造业。重庆目前资产在数千万的摩托车企业有上千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些企业将可能产生做大做强的想法,而并购完成之后,特别是在海外市场的争夺中,重庆摩帮将减少不少内耗,这也给重庆摩托车企业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提供了便利。但是在这一行业,政府的主导作用将可能很难起决定性作用。
信报记者:刘教授是基于什么做以上判断的?为什么并购不发生在其他的领域,如房地产、IT等领域?
刘星:实际上,汽摩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以及资源加工业是重庆目前的强势产业,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会高度关注这些产业的发展,其主导的力度也会比较大。另外,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其增速也主要取决于该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情况,
从政绩方面来考虑,政府的主要官员也会在这些支柱产业的并购重组方面多花脑筋。而除了重庆的摩托车行业,装备制造和资源加工业大都是以国有控股为主导,政府并购意图相对民营企业而言更能付诸实施。
房地产业无并购冲动
重庆的房地产市场官方的普遍认识是不存在泡沫,处于非常健康的发展状态。但我个人认为,重庆的房地产市场还是存在一些泡沫的成分,房地产开发商开发速度的猛增和重庆本地购房者有购买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正日益突出。但是从整体发展来看,由于融资渠道的拓宽,重庆的房地产开发商还是能够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渡过严冬,迎来春天。明年重庆的房地产市场不大可能如前两年让开发商心花怒放,但是随着房地产开发商理性的回归,还是有一些平衡发展的机会。明年重庆的房价将总体保持平稳,没有暴涨的可能性。
而重庆的房地产业不大可能出现频繁的并购重组,关键在于目前重庆房地产行业比较活跃的因素主要是民营的房地产开发商,政府主导并购的可能性不大。另外,他们在品牌、现金流、市场拓展方面都不会出现大的困难,所以这些房地产行业的决策者自身也没有必要通过并购重组来渡过难关的原始冲动。
就IT行业而言,重庆作为一个内陆直辖市,与其他该产业相对发达的城市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尽管重庆市政府也多次提出要把重庆打造成长江上游的信息中心,但是就政府而言,IT业的大发展还只是战略,而不是目前必须要考虑的战术。因为从产业发展来看,重庆的IT业目前有三个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小;二是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而且缺乏相关产业集群的配合;三是技术更新换代频繁,投资风险大。基于这三个原因,政府不会花太多的资金来发展这一产业,当然也没有太多的精力来考虑这一产业的整合。
铁通还有再起机会
信报记者:重庆铁通作为最后一家挤进通讯垄断市场的电信运营商,目前处于主营业务不突出,缺乏核心竞争力产品,企业亏损也高达4000万的不利形势之下,作为互联互通专家组成员,您觉得他们在短期内被并购的可能性有多大?
刘星:中国电信行业的重组谈得很多,但是要真正进行并购阻力很大,就国家的层面来看,作为一个垄断市场,国家最高决策者更希望看到有多个竞争者在其中参与角逐,除非是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国家可能着手并购重组以解决发展困境中的企业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如果不是不可收拾,国家介入的最大可能是两厢情愿或者是三厢情愿的前提之下。
中国的电信市场目前只有五家拿到运营牌照,尽管铁通排在最后一名,但是也拥有相当的规模,而且在庞大的电信市场中,也应该能够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况且铁通和其他的电信运营商相比也还有不少自己的优势,比如每年在铁道系统的固定的利润收入。基于这样的现状,国内电信运营商在短期的并购应该不大可能。同时就铁通目前存在的问题而已,也还不是无药可治。因此,重庆铁通应该还有机会东山再起。

返回列表
上一主题:发行制度改革有三大取向 将循序渐进放松管制
下一主题:券商浴火重生优势渐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