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融资难催生钢铁公司争发分离债

昨日,马钢股份(600808) 继停牌一天后复牌,2.99元低开之后盘中一度跌停,而且伴随着大量主力资金的出逃。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此前在钢铁板块普涨的时候,大量机构资金提前预埋进入马钢股份,只为了等到11月10日获得其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优先配售权。而今,配售的分离债已经到手,出逃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其持有人一定认为,在正股上损失的一

点价值一定能在日后权证上涨中得以补偿。
据本报数据中心统计,截至目前,计划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公司共有7家,分别是:深高速、武钢股份、云天化、中化国际、马钢股份、新钢钒和唐钢股份。发行规模分别为:深高速15亿元,武钢股份80亿元,云天化10亿元,中化国际12亿元,马钢股份55亿元,新钢钒32亿元,唐钢股份30亿元,其中5家已通过股东大会审批,马钢股份一家已完成路演,将不日上市。这7家公司中,有4家都是大型钢企。为何钢铁公司青睐分离债?
分离债魅力引诱
据唐钢股份(000709)证券部门有关人士介绍,最初的时候唐钢计划发行的是可转债,所有的程序都快走完了的时候,《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将分离交易可转债列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新品种,于是,公司综合考虑融资成本、效果等各方面因素之后,决定将原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方案调整为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最初计划发行普通债券或可转换债券而后改为分离债的公司并非唐钢一家,敢于尝鲜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多的应该是分离债本身的“魅力”。
对于分离债的投资价值,有业内人士认为,对市场而言,分离债与其说是融资手段,不如说是一种包含全新投资机会的交易品种。它的价值将最终体现在权证的价值上。而我国的权证市场投机气氛过于浓重,对于投资者来说,权证的想象空间很大,远远超出了理性的价值区间。这或许就是激进的投资者青睐分离债的原因,一种“权证情结”的转移。
钢铁类公司融资难?
钢铁行业在人们的争议声中渐渐沦落为被看淡行业,而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量却在不断增加,如何满足融资需求,如何让自己的融资需求符合投资者的投资胃口成了钢铁行业公司所必需直面的问题。
此前新兴铸管等钢铁类公司也曾选择增发等融资方式,但当时市场对钢铁行业的盈利前景持不乐观态度,于是其融资过程遇到了很多困难。在这种环境下,再想以股权融资,似乎已很难让投资者解囊。而钢铁类公司不断上升的资产负债率,也增加了债权融资的难度。
因此,新融资方式——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诞生,可谓正中钢铁类公司下怀:一方面,分离债毕竟是一种新产品,能够更加吸引投资者眼球,满足投资者“追新”需求,从而降低了钢铁公司的融资难度;另一方面,分离债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以马钢为例,国信证券分析师皮敏计算后表示,马钢选择用分离型可转债融资后,每年节省的利息费用相当于2005年公司净利润的10%。
不约而同为“双赢”
新钢钒(000629)并不认为股权融资对自己来说是难题,他们将发行分离债的理由全部归结为对公司和投资者的“双赢”,至于其他融资方式,公司此前也都实施过,并未出现“认购者寡”的问题。
新钢钒为证监会出台新的再融资管理办法后,首家提出发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司。其证券事务代表罗玉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钢铁行业本身资金需求量很大,每个钢铁公司都有强烈的融资要求,这很正常。至于为什么扎堆分离债,应该是一种不约而同的行为。从新钢钒来说,当时分离债刚一面世,就马上召开股东大会,讨论将股改前原计划发行的可转债调整为分离债。因为这确实是一种对公司和投资者“双赢”的融资方案,一方面通过发行可分离债,能够实现一次审批二次融资,如果债权融资部分完成后,企业经营业绩得到市场认可,一般来说,债券所附的认股权证就很可能会被行权,企业可以轻松实现二次融资。因此非常适合大型企业的大规模募资活动。另一方面,对投资者而言,购买债券,同时还能在权证上有所收益,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一定会受到投资者的欢迎。
但同时,罗玉惠也表示,发行分离债的门槛比较高,对发行人财务方面的要求比较严格,并非每家公司都可尝试。比如《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百分之四十”,“公司最近一期末经
审计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十五亿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平均不少于本次发行的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等等,对发行人的净资产规模、现金流等方面都有所限制。可能正是钢铁类公司财务方面能够满足此类要求,同时也有强烈的融资意愿,所以才促成了钢铁公司争抢分离债的局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