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六)牛年神话:停牌之前最后疯狂 按计划,琼民源定于1997年2月28日下午3时在海口召开股东大会,1996年的分红方案也将在这次会上讨论。乐观者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这一天将是入货的良机。当然也有人对是否打个短线犹豫不决。 2月28日上午刚一开盘,琼民源即跳空0.42元以24.8元低开,瞬间,数十万股的大抛单倾巢而出,股价节节盘下;11时左右,琼民源已被打至跌停板。然而,没有多久,随着一般来历不明的资金的涌放,又将跌停板敲开,在层层上推之时,大笔的买单、卖单不断涌出,成交量也以前所未有之势放大。有人认为是换庄,有人认为是诱空,最终却是数不清的散户往里冲,想在分红方案公布前搭上最后一班车。 下午开盘后营业部更是人声鼎沸,有消息传出,新主力正在抢盘,而且要在除权前做出“天价”。散户的热情愈发被调动起来,纷纷以高出市价的买单挂进。这股势头一直延续到尾盘。没有人注意到,在散户热情高涨的抢盘动作中,更多的卖单早已打出好几个价位顺势挂出。

TOP

  到收盘时,琼民源已被打到23.49元。全日跌幅为6.86%。这一天,平均成交价23.51元,成交量为创记录的5636.2万股,换手率30%,成交金额达13.25亿元,占当日深市总成交额的13.2%。 事前难料,事后难断。当这一天抛出或买入琼股的中小股民为收盘时留下的K线型态喜忧难辨时,没有人想到,琼民源这一日放出的天量意味着什么。事后,人们论及先知先觉的“内幕人士”是否已抢先逃出,是否还有筹码锁在其中,均以这一天突兀的走势和巨大的成交量作为参照,却没有谁能真正说得清,这些被称为“先知先觉”的主力,究意是用了什么手段得以顺利出局?散户何以在汹涌抛盘之下勇于“接单”?

TOP

  (七)人去谜在:南柯一梦说纷纭 根据琼民源1996年年报披露,截至1996年末,公司共有股东49968户,其中法人股东5522户,个人股东49556户。但在1997年2月28日收盘后,股东构成情况显然已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于琼民源停牌后未有再出示相关的报表,这也就成了市场一时难解的谜团。有记者试图从公司或交易所了解准确数据,终未得出,而从相关渠道来的信息则多少可为旁证。 在国信证券北京营业部,有记者了解到,该营业部共有117户琼民源的股东,持有股票21.355万股。其中持仓最多的是3万股(90%的仓位)。根据现有营业部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持有琼民源者无一机构和大户,而这些中小散户的买入价绝大多数在23元以上。从其他地区也得到大致相同的信息。 显然,在大批中小投资者“逢低买入”时,主力大户已趁机逃脱。但散户一直不明就里,始终抱着琼民源“惊人的业绩”和“优厚的分配方案”不放,以为如此巨大的买单均为大户所为,既然有大户托着,怕什么?散户的理论是,“如此大的成交量,散户是无论如何都接不起的”,而且1997年2月28日这一天从各处来的消息都在说“大机构正在抢盘!”

TOP

  甚至在3月1日的报纸上还有这样的评论,“经验证明,龙头股出现空头陷阱往往是大盘再度攀升的前奏……在这次中继性整理中,深发展和琼民源带头下调,双双出现空头陷阱探底到位后,又有主力吸纳而开始站稳。按照去年业绩浪的经验,这种走势正是整理到位的表现,也是大盘再度攀升的前奏。” 一些股民回忆2月28日的情况说,从来没有像这一天买过某只股票后会这般提心吊胆。也正是在琼民源停牌后,这种“异样的感觉”愈发突出。每个人都在猜测,那些具有“内幕”资格的大户是否在这一天把能出的货都出清?被套住的是否都是自己这类茫然无知的散户? 事实上,也有一些“大户”被套在琼民源上,据报载,某挂牌基金被套近70万股,某大名鼎鼎的绩优公司也不幸被套5万股。但是与那些中小散户比起来,他们毕竟是少数,而且占用资金也相对有限,加上自身实力强,能抗得住。而广大中小散户却如何担当得起?

TOP

  2月28日晚7点35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证券网播发一条消息引起人们注意。该消息称,有投资者向证监会反映琼民源违反国家财会制度,要求对其进行调查。当晚7点55分,该广播网又发布琼民源股东代表大会消息称,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琼民源向深交所申请停牌,以便上级单位核查有关情况。该消息一经传播,立刻造成了部分人的恐慌。敏感的投资者开始预感到会有事情发生,有关琼民源的种种不利的传闻开始散布开来…… 种种传闻中在当时值得最盛的一条是,琼民源公司于1997年2月27日收到了一份发自中国证监会的传真。其主要内容是,由于社会上对琼民源财务报表问题争议过大,要求琼民源公司暂缓通过1996年的利润分配方案,其有关财务数据需要进行认真核实。人们开始议论该传真的真与假。有人相信,有人表示不屑,而相关单位却一直未曾对此作过披露。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有关“传真”的说法时常被人提起,人们多试图搞清楚琼民源停牌的“前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TOP

  直到前不久,有记者在琼民源公司采访,顺便提起这份传真,却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并称该传真仍在公司保留。这从侧面证实,管理层当时对琼民源隐含的问题已有警醒,在作出这项决定时也显出急迫之情,颇有“赶时间”的意味。 据了解,接到“传真”后,由于当日股东大会对暂缓与否的争议太大,会议不得不延期举行。为此,公司在1997年3月1日的《中国证券报》上刊出了琼民源股东大会延期的消息,并称公司将于3月3日下午复牌。 然而周一下午琼民源并未如期开盘且未有公告,只是到了3月5日各主要报纸披露了“琼民源年报涉嫌违反会计制度,有关部门将对其进行调查核实”的消息。也正是从此时起,在主要证券报的“今日特别提示”栏目中就恒久性地有了“琼民源A继续停牌”的内容。 事后得知,在此后的一次会议上,琼民源全体董事会成员向股东大会提出辞职。按照公司的说法是,一方面表明自己的态度,一方面为避开激烈的交锋,以便日后有机会再回来收拾“残局”。但正是由于这些董事的辞职,使琼民源成了一家没有董事会的上市公司。根据目前的法律程序,公司只能继续停牌。一次仓促的举措,公司的命运已不在自己掌握之中。

TOP

  (八)尘埃落定:违规者罪有应得,股民因祸得福? 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同国家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琼民源公布的1996年公司业绩进行调查。经查实,琼民源1996年年度报告和补充公告所称1996年“实现利润5.7亿余元”,“资本公积增加6.57亿元”的内容严重失实,虚构利润5.4亿元,虚增资本公积6.57亿元,其中5.4亿元虚构利润是琼民源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与关联公司及他人签订的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对四个投资项目的资产评估而编造的。琼民源的上述行为,严重违反《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以及国家土地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欺骗股东和社会公众。调查组同时发现琼民源的控股股东民源海南公司与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联手,于琼民源公布1996年中期报告“利好消息”之前,大量买进琼民源股票,1997年3月 前大量抛出,获取暴利。这两家公司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有关金融证券法规、构成了操纵市场行为。

TOP

  处理结果为:(1)将制造虚假财务数据的有关村料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琼民源的法人代表、董事长马玉和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被判有期徒刑3年);对琼民源公司及有关董事处以警告。(2)建议由琼民源的控股股东琼民源海南公司的主管部门组成清理整顿小组,负责处理琼民源的日常工作,并依法召开琼民源临时股东大会,选举新的董事会。(3)建议有关主管部门撤销直接为琼民源进行审计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吊销其主要负责人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对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处以警告,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6个月,对该事务所在琼民源财务审计报告上签字的注册会计师,暂停其从事证券业务资格3年。(4)对民源海南公司和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分别处以警告,没收非法所得6651万元和6630万元,并各罚款200万元。建议有关部门对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公司给予行政处分。

TOP

  为了保护琼民源中小股东利益,由北京市住宅建设总公司联合联想集团、北大方正、四通集团等多家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琼民源资产实施等量置换重组,成立新的中关村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关村),1999年7月12日,琼民源正式摘牌,中关村正式挂牌上市,琼民源的股民被套牢一年半后,于当天琼民源股票被1:1地置换成中关村股票,其价位也由停盘时的23.49元升值,以37元开盘。对股市的成长来说,这样的因祸得福是好还是不好?

TOP

  二、原因分析  

 

琼民源事件可称得上是中国股市最大的骗局,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1)由于中国经济体制上的原因,该上市公司的经营者是由国有大股东组成,这些经营者只把“圈钱”作为经营目标而无视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这也是大多数违规上市公司之所以违规的原因。2、中国的会计审核制度不健全。在琼民源事件中,作为中介机构的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无视法律和职业道德,配合上市公司制造假财务会计报表,使这一骗局取得合法性。而形成上述两个原因的深层次因素,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不是把上市作为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而是把上市作为帮助国有企业“圈钱”脱困的手段;二是证券市场不规范,恶意欺骗、操纵市场、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不能及时制止;三是证券市场监管不力、对违规者打击不严,以至违规事件不断发生。(3)信息不对称使中小投资者在投资操作中处于被动跟风地位。中小股民的整体特点是资金量小、缺乏必要的证券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缺乏足够迅捷的信息和判断能力。市场“传闻”作为中国特色证券市场的产物会令许多中小投资者感兴趣。

TOP

返回列表